基于农业灾情的农业旱灾等级划分研究
作者: 杨方  日期:2014-05-01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系统聚类法 农业旱灾 逐步聚类法 Bayes判别分析 旱灾等级 
描述:旱灾是影响中国农业生产最大的自然灾害,平均每年旱灾损失占自然灾害总损失的55%以上。如何定量地评价旱灾对农业造成的损失,对旱灾等级进行科学界定,对于农业防灾减灾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1951-2010年农业旱灾灾情数据和种植业数据,运用常规统计方法,对中国农业旱灾灾情特征进行分析;尝试利用受灾率、成灾率、因旱粮食损失率作为农业旱灾等级划分指标,以经典聚类方法(系统聚类法、逐步聚类法)对中国近60年的农业旱灾进行定量分级,将农业旱灾分为5级,分别为无旱、轻旱、中旱、重旱和特旱,对应的标识分别为D0、D1、D2、D3、D4;然后尝试通过bayes判别分析及实际旱灾统计年份对分级结果进行验证,建立中国农业旱灾等级标准,实现对中国农业旱灾等级的定量分级。主要结论如下: (1)近60年来全国农业旱灾灾情呈加重趋势。全国农业旱灾受灾、成灾、粮食损失均呈10年际扩大趋势。与前30年相比,近30年来受灾面积扩大了21.7%,成灾面积扩大了75.0%,同时因旱粮食损失量增加了207.0%。 (2)农业旱灾向我国北方和西南偏移,中部地区农业旱灾减轻。与前30年相比,近30年来,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农作物旱灾受灾(成灾)面积的比率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受灾面积分别扩大63.8%,55.4%和32.6%,成灾面积分别扩大43.1%,36.3%和19.8%;长江中下游和黄淮海地区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均呈缩小趋势,受灾面积分别缩小14.0%,29.4%,成灾面积分别缩小6.2%和36.6%。 (3)全国农业旱灾等级划分中,选择综合农业旱灾指数(CI&Cq)及受灾率(Ia)作为农业旱灾等级划分指标。与实际统计年份相比,各类指标的分级效果顺序为:综合农业旱灾指标(CI&Cq)>受灾率>成灾率≥因旱粮食损失率。全国及区域尺度上CI&Cq及受灾率分级结果如下: 全国受灾率(Ia)分级结果中,D0至D4间各个等级的农业旱灾阈值分别为0<Ia≤7%,7%<Ia≤13%,13%<Ia≤18%,18%<Ia≤23%,Ia>23%; 根据受灾率和成灾率的权重90%和10%,确定综合指标CI指数。分级结果为0<CI≤6%(D0),6%<CI≤13%(D1),13%<CI≤18%(D2),18%<CI≤23%(D3),CI>23%(D4); 区域农业旱灾等级划分中,通过各个区域受灾率和成灾率的方差分析,将我国分为北方(东北、黄淮海和西北)和南方(西南、华南和长江中下游)两个显著不同的地区。最终,区域尺度上的农业旱灾判别标准如下: 区域受灾率(Ia)分级结果为0<Ia≤6%(D0),6%<Ia≤13%(D1),13%<Ia≤22%(D2),22%<Ia≤36%(D3),Ia>36%(D4);区域Cq指数确定过程与全国CI指数相同。Cq判别标准为:0<Cq≤6%、6%<Cq≤12%、12%<Cq≤20%、20%<Cq≤32%、Cq>32%,分别对应D0、D1、D2、D3和D4。
基于~(137)Cs技术的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壤侵蚀研究
作者: 姜洪涛  日期:2010-04-25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土壤侵蚀 农牧交错带 ~Cs 示踪 
描述:土壤侵蚀引起的土壤退化、水体污染等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受到全世界的关注,是系到我国农业及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作为我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的重点区,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条件表现出明显的过渡性特点,是农业和牧业相互渗透,交错分布的过渡区,它是遏制荒漠化的重要生态屏障,同时也是生态脆弱地带。 本研究在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中选取2个研究区兰州和大同,在研究区采集背景样和全样共64个样品,用美国ORTEC公司生产的型号为GMX50P4N型同轴型高纯锗γ探测器探测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样品中的~(137)Cs含量,测得各土地利用类型中~(137)Cs含量从高到低的顺序为:平草地、平耕地、坡灌丛地、退坡耕地、果耕间作地、坡林地、坡耕地、坡草地;大同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中~(137)Cs含量从高到低的顺序为:平草地、坡草地、平林地、坡耕地、平耕地、坡灌丛地。 依据背景值确定原则,分别确定研究地区的~(137)Cs背景值,研究区背景值分别为:兰州1707.4Bq/m~2、大同1836.3Bq/ m~2。再根据所确定研究区~(137)Cs背景值与所测样品~(137)Cs含量,运用Walling和He提出的质量平衡模型及~(137)Cs深度分布的扩散和迁移复合过程物理模型分别计算耕作土壤与非耕作土壤侵蚀速率。兰州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侵蚀速率范围为1200-76000t/k m~2·a,其中坡耕地侵蚀速率最高达76000 t/km~2·a,坡草地为8300 t/km~2·a,坡林地为7500 t/km~2·a,果耕间作地地为5200t/km~2·a,坡退耕地为4100 t/km~2·a,平耕地为2300 t/km~2·a,坡灌丛地侵蚀速率为1200 t/km~2·a,平草地产生了一定的堆积,堆积速率为2860 t/km~2·a。大同采样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侵蚀速率范围为600-17500t/km~2·a,其中以坡耕地和平耕地的侵蚀速率最高达17500 t/ km~2·a,坡灌丛地的侵蚀速率为7700 t/km~2·a,平林地的侵蚀速率为600 t/km~2·a,其中坡草地和平草地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堆积,坡草地的堆积速率为620 t/km~2·a,平草地的堆积速率为1760 t/km~2·a。 从引起土壤侵蚀的人为原因分析得知:无论地表形态是坡地还是平地,不管是农田、林地或者是灌丛,因为有了人类活动的参与,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土壤颗粒的迁移,结果是导致这些土地利用类型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土壤侵蚀。而基本没有人为活动影响的草地在一定程度上发生土壤侵蚀的机率比较小、程度也较弱,产生土壤堆积的机率较大。 从自然原因分析土壤侵蚀,研究区的植被覆盖度,以及当地的降雨量,大风日数,都会对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侵蚀产生一定的影响。
固原市原州区玉米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作者: 海小东  张玉龙  罗军科  何建国    日期:2016-12-05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发生特点 宁夏固原 玉米 病虫害 防治措施 原州区 
描述:
周秦汉晋时期农业灾害和农业减灾方略研究
作者: 卜风贤  日期:2001-04-01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周秦汉晋 减灾方略 农业灾害 历史研究 
描述:农业灾害的历史与农业生产的发展相始终。在古代社会,中国农业灾害频繁发生,对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造成严重危害和破坏。在现代灾害学昌兴的新的历史形势下,农业灾害史的研究需要汲取灾害学的理论成果,重新审视古代灾害的发生发展及农业减灾的措施和成效。为此,本文研究了周秦汉晋时期的农业灾害和农业减灾方略。全文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章,农业灾害史研究导言。阐述农业灾害史研究的目的意义,回顾农业灾害史研究的学术历程,提出了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体系。 本文认为,农业灾害史的研究虽备受各方关注,且取得了诸多成果,但因限于研究者所处的历史条件,许多领域有待开发拓展。本文以现代灾害学理论为指导,从历史农业灾情、历史农业灾害的成因、历史农业灾害发生演变规律、历代抗灾救荒措施、古代荒政制度、救荒书与救荒思想等方面论述了灾害史研究的学术历程,总结了灾害史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办法。 针对历史农业灾害史料处理中存在的法则零乱问题,本文提出了灾害史料灾度等级量化办法,根据现代灾害学中的灾度理论,确立了1度灾害的基准线,在此基础上,依据历史灾害资料的有关信息,以灾区大小、灾情状况和灾期长短等要素逐一确定历史农业灾害的灾度等级。 本文所涉及的灾害历史以其发展变化特征而划分为两个阶段,即周秦两汉时期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周秦两汉是中国历史上传统农业产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农业灾害在发生规模、要素构成、灾情状况、减灾方略、减灾思想等方面都处于革故鼎新阶段。三国两晋南北时期虽历时短暂,但农业灾害的发生却经历了由北而南的重大转变。 第二章,周秦两汉时期的农业灾害。论述了农业灾害的发生演变和农业减灾等问题,以详实可靠的资料分析说明了农业灾害的灾情特征和所取得的减灾成就。 周秦两汉时期是中国农业灾害系统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各种农业灾害基本都有发生,且对农业生产造成重大破坏。在时空分布方面,农业灾害多集中于夏秋时节发生,山西山东地区是当时灾情最为严重的两个地区,农业灾年也呈现不平衡分布趋势。 在传统农业的发展过程中,许多技术措施在农业减灾领域得到应用且取得一定的减灾成效。沟洫系统、农田灌溉工程、治黄工程等水利工程在减轻水旱灾害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农作技术的进步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干旱、病虫害、草害的危害;一些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也被应用于农业生物灾害的减灾实践中。 为了减灾防灾,古代国家也大力建设荒政制度。《周礼》中的荒政十二内容丰富,奠定了中国古代荒政制度的基础。仓储建设、灾民赈济安抚、灾后的农荒垦殖和稽核检恤救灾弊端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荒政制度的基本体系。 国家行为的积谷备荒起源很早,两周时期国家仓储粮食是灾荒赈济的物资基础。两汉时期农荒赈济的粮食仓储开始向专门化方向发展,西汉耿寿昌创建的常平仓是其发展的标志。农荒赈济方式尽管多种多样,但赈民以谷依然是最主要的赈灾措施。此外,移民移粟、蠲免钱粮等措施均有施行。产生于本时期的重农政策也发挥了积极的减灾作用,政府在灾荒年份一再鼓励灾民耕垦荒地,促进了灾区农业生产和再生产的继续进行。为规范减灾行为,国家还经常委派官员检查灾荒赈救工作,对救灾不力或营私舞弊的官吏严加惩处。 本时期还是传统农业灾害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人们在农业灾害的基本概念、发生规律、灾害分类、灾种关联性等方面均有创新性认识成果。在农业灾害的防治抗救方面,积极防灾抗灾依然为主流思想。 第三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农业灾害。论述分析了农业灾害复杂多样的发生态势,总结了农业减灾的历史成就。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农业灾害的发生规模和危害情况发生了重大转变。农业灾害在年内的分布差距逐渐缩小,山西、山东和江南地区成为三大农业重灾区,农业灾害在年际间不平衡分布且频繁发生。 农业减灾技术的进步体现于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具有典型意义的北方抗旱保墒耕作技术取得良好的减灾效果。而作为有效减灾方式的水利工程建设则因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而发展缓慢且不平衡,江南地区水利建设初见成效。物理化学生物减灾技术有继承发展,也有创造进步。 荒政制度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国无宁日的社会政治状况冲击破坏了正常的社会秩序,仓储制度时兴时废,尤为重要的是专门用于救灾的义仓制度于南北朝时期诞生。农荒救济制度全面发展,灾荒发生后,中央政府多次遣使勘灾施赈,以此为依据进行灾赈。赈谷、赈物、赈药、赈粥成为最常用的救灾手段。曹魏和南朝宋加强了移民移粟工作,救助大批灾民。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国家对灾民赈给耕牛粮种,劝课耕垦,发展生产。为解决灾害赈济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国家强化了监督机构的职权,把御史台从少府中分离出来,归皇帝直接掌管,将各类各级官员全部置于监察范围之内。 农业减灾思想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主要是对前代灾害思想的继承。在灾害性质和成因、灾害发展演变规律、农业防灾抗灾等总体认识上均未超出周秦两汉水平,仅在仓储思想、农业技术减灾思想等方面有所创新突破。
古代治虫专家陈崇砥
作者: 王永厚    日期:2016-12-05 来源 :河北农业科技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咸丰三年 治蝗 候官 体察民情 清道光 保定府 陈崇砥 百夫长 清代学者 农业害虫 
描述:
历史时期青海地区自然灾害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研究
作者: 刘雯  日期:2009-05-01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青海地区 自然灾害 历史时期 社会效应 
描述:青海历史上频发的自然灾害对该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对青海地区自然灾害史料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概括总结了青海东、西部地区历史灾害的诸多特点,并从农业历史学角度考察了历史时期青海地区自然灾害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进而探讨历史时期青海自然灾害与该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 首先,将历史时期青海地区的自然灾害分为东部和西部分别进行论述,并总结归纳出历史上青海东部以水、旱、雹、霜为主的自然灾害存在着多样性、增长性、连续性、伴生性的特点;青海西部以地震、雪灾为主的自然灾害则更具突发性和严重性。 其次,由于农业在自然灾害中所受影响最大,由此带来的一系列改变也最为深刻,农业科技的进步很大程度上与抵御自然灾害相联系。文章探讨了历史时期青海地区的农业灾害情况,从选种、生产、加工、储藏的角度对该地区种植业减灾技术的发展进行了考察,对畜牧业则从畜种选育和畜疫防治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此外还考察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减灾技术。 再次,从自然灾害与人口数量及粮食价格波动的角度考量自然灾害与青海地区区域经济波动的关系;从农区扩张、农牧关系、抗灾作物的引种、畜种构成的角度对该地区自然灾害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作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主要基于自然灾害对农牧经济交流的影响来考量历史时期自然灾害与青海经济发展间的互动关系。 最后,考察了历史时期青海地区自然灾害与区域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分析历史上政府控制灾荒的措施,即设仓积谷、赈济救助、蠲免租调徭役等,以期对当今青海地区灾害的预防和控制有所裨益。
农杆菌介导的抗寒基因转化羽衣甘蓝的初步研究
作者: 张文玲  日期:2010-04-20 来源 :西南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抗寒转录调控基因TCF 羽衣甘蓝 甜菜碱合成基因BADH 转基因植株 
描述:羽衣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acephala),属于十字花科,是芸薹属食用甘蓝的一个园艺变种。羽衣甘蓝营养价值高,热量低,是非常受欢迎的保健蔬菜,同时又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其色彩丰富绚丽,叶形多样,观赏期长,耐寒性好,可耐多次-5℃~-10℃短暂霜冻,在园林绿化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北方冬季持续时间长,温度低,羽衣甘蓝在室外观赏的应用中抗冻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使其在长期霜冻下保持良好的观赏性。植物的抗寒性是多基因控制的性状,以传统育种手段改良有一定的困难,利用转基因技术将抗寒基因导入栽培品种可能成为提高植物抗寒性的一种比较快速有效的手段。本实验以提高羽衣甘蓝抗冻能力为目的,采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转入甜菜碱合成基因BADH和抗寒转录调控因子基因TCF,期望得到可以在冬季露天观赏的羽衣甘蓝新品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优化羽衣甘蓝的再生体系,筛选出再生能力强的3个羽衣甘蓝品种 通过对不同激素配比的培养基上,9种基因型羽衣甘蓝的带柄子叶、下胚轴、真叶的再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从中筛选出皱白1,06-56和05-25这3种高效再生基因型,其最适培养基分别为MS+6-BA1.0mg/L+NAA0.1mg/L, MS+6-BA1.4mg/L, MS+6-BA1.0mg/L,获得的最高不定芽诱导率均可达到100%;芽诱导率差的有玫红、05-20和皱白2,不足70%。说明不同基因型羽衣甘蓝的不定芽诱导率不同,对培养基激素配比的要求也不同。最终优化的羽衣甘蓝离体再生体系为:切取发芽3-4d的带柄子叶,置于与品种对应的最适培养基中诱导芽萌发,待芽伸长到1cm左右时转到生根培养基MS+0.1mg/LNAA上,根长1cm左右,移栽到营养钵中。 2.建立了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 确定了羽衣甘蓝最终的转化条件:取发芽3-4d的无菌苗,切取带柄子叶预培养2d,将二次活化,离心,用pH值5.2的MS液体培养基重悬至OD_600值为0.3的菌液侵染,侵染时间5mmin,灭菌滤纸吸干,共培养2d,延迟筛选3d,筛选培养后切去存活不定芽进行生根。预培养培养基:MS+BA 1.0mg/L+NAA 0.1mg/L;共培养培养基:MS+BA 1.0mg/L+NAA 0.1mg/L;延迟培养基:MS+BA 1.0mg/L+NAA 0.1 mg/L+Carb500mg/L;芽筛选培养基:MS+BA1.0mg/L+NAA 0.1 mg/L+Carb500mg/L+0.05‰Gly;生根培养基:MS+NAA0.1mg/L+Carb500mg/L+0.05‰Gly。 3.抗寒调控基因的导入及转基因植株的鉴定 在优化的羽衣甘蓝带柄子叶转化体系上,将抗寒调控因子TCF基因导入羽衣甘蓝,得到阳性抗性芽,诱导率为4.8%,共获得28株伸长的抗性芽。PCR检测显示,其中4株显示PCR阳性。
光绪朝(1875-1908)灾荒研究
作者: 张高臣  日期:2010-04-15 来源 :山东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近代义赈 灾荒观 光绪朝自然灾害 社会影响 荒政 
描述:光绪朝34年间,正处在中国封建统治崩溃的前夜,是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动的一个时期:通过中法战争、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帝国主义的势力步步深入,中国社会迅速向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转化。伴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和清王朝封建统治的日暮穷途,中国社会内部相继发生了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等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与这些跌宕起伏的政治表象同步,这一时期中国社会也发生了史所少见的重大灾害,如1877-1878年惨绝人寰的“丁戊奇荒”、1879年甘肃里氏8级大地震、1882-1890年黄河连续9年漫决、1889年的全国性大水灾、19世纪末叶连年发生的顺直水灾、戊戌维新时期以潦为主的全国灾荒、义和团运动时期以早为主的全国灾荒等等,无不在中国灾荒史上写下了令人怵目惊心的一页。面对如此严重的自然灾害,处于穷途末路的封建王朝是如何应对的?效果如何?民间社会对救荒问题又有什么反应?重灾频发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当时社会各阶层对灾荒问题又是如何认识的?正确认识这些问题,既有助于深化对光绪朝历史的研究,又可为我国当前的防灾救荒事业提供借鉴,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要正确分析和评价上述问题,首先要对光绪朝灾况有一个宏观的认知。论文依据大量的档案资料,并借鉴近人的相关研究成果,采用统计分析和比较的方法,通过对光绪朝自然灾害的种类和频次,光绪朝自然灾害的空间和时间分布,光绪朝自然灾害的破坏强度等几个方面的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光绪时期,大洪水、大地震、大旱灾、大瘟疫、大风、奇寒汇聚在一起,交相并发,危害奇重,是中国近代社会中自然灾害发生极为频繁,自然灾害打击面极广,自然灾害破坏程度极为严重的一个时期,“茫茫浩劫,亘古未闻,历观廿一史所载,灾荒无此惨酷”①,就是对整个光绪朝灾况的恰当总结。 频发的严重自然灾害对于广大人民群众固然是深重的灾难,对于封建统治阶级亦是严重的威胁。从自身的利益和安危出发,光绪朝仿行前代采取了诸多荒政举措。论文在对清代前中期形成的荒政制度进行简要叙述的基础上,以大量的第一手档案资料为依据,着力对光绪朝的荒政举措、荒政效果及荒政实施的制度性缺陷展开分析。通过分析可知,光绪年间,朝廷和一些地方大员为防灾救荒付出了不少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防灾救荒实效,对此应予以肯定。然而就荒政的整体后果来看,整个国家范围内出现的水利失修、仓储制度衰败、灾赈过程中弊窦丛生、灾害发生后饥荒严重等现象,表明当时看似完整有效的荒政机制实质已处于失控状态。造成这种失控的主要原因在于:其一,中央集权的政治权力日渐衰微,封建朝廷再也无法利用自身的政治权威组织起全社会的力量进行有效的防灾、抗灾和救灾斗争了。其二,国家财政状况的好坏和防灾、救灾投入的多寡直接影响着政府荒政的实际效果。然而,由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侵掠,光绪年间的国家财政异常匮乏,经常项目下的防灾支出额度被不断地压缩,临时性支出则非到万不得已时不予拨款,这无疑又加大了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灾害发生后果的严重性。其三,光绪年间的官场腐败极其严重,救灾钱粮受到多方侵渔,更是严重影响着荒政的实际效果。多方面因素的交织,决定了光绪年间的政府荒政渐趋颓废。 然而,政府荒政的日渐颓废,尤其是灾害发生后“官赈”能力的不足,客观上为近代“义赈”的兴起提供了发展空间。近代义赈是指与官方主持的灾赈——“官赈”相区别的,由民间自行组织劝赈、自行募集经费,并自行向灾民直接散发救灾物资的活动。尽管近代义赈实质上仍是一种民间救灾行为,但它与传统的民间捐赀助赈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对传统民间捐赀助赈的一种继承,更是一种超越。近代义赈的兴起是当时社会多方面因素合力作用的产物:其一,官赈不力客观上为近代义赈的兴起让出了活动空间:其二,以善堂为代表的传统慈善机构赈灾功能的传承;其三,近代“江南善士网络”和东南地缘经济共同体的形成,为近代义赈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组织和经济基础;其四,西方传教士的对华赈灾活动对具有爱国热情的慈善人士的影响和刺激;其五,一批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和企业家群体的参与;其六,报纸、电报等近代传播媒介在救灾领域的介入。所有这些,促成了近代义赈的兴起。尽管近代义赈兴起后,受到众多的非议和阻挠,但其以新生事物特有的顽强生命力,不断冲破阻碍向前发展,且由于救灾效果显著而逐渐得到地方大员和朝廷的认同,并在救灾方法和救灾形式上对传统的国家救荒机制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促成了官赈向义赈倾斜的“官义合办”救灾形式的出现。 重大自然灾害频发,不能不对光绪朝社会产生强烈的冲击。论文选取了光绪朝自然灾害与人口变迁,光绪朝自然灾害与社会经济,光绪朝自然灾害与社会冲突三个方面展开了集中的分析阐述: 关于光绪朝自然灾害与人口变迁。论文分析指出,频繁、严重的灾荒造成了巨量的人口死亡,减缓了人口增长的速度,这是光绪朝人口增长缓慢的一个主因。同时,每次大灾均造成天文数字的灾民以不同的流动形态和流向逃荒外流。这种灾民流动,既带有传统社会的一般特点,又反映出了光绪朝社会变迁的一些基本特征。与以上两点相联系,大量人口的死亡和外流,不可避免地引起了灾区,甚至整个社会人口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的失衡,并对灾民的身体素质和思想意识产生了十分消极的影响。 关于光绪朝自然灾害与社会经济。光绪朝大灾频发对社会经济影响极大:其一,灾害发生后,“减负”和赈济政策的实施,既减少了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又增加了其财政支出,不可避免地使财政收支失衡的局面愈加恶化。其二,重灾频发严重破坏了农田生态系统,无情地摧毁了农民生存、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它既造成了广大农民物质财富的巨大损失,又导致了劳动力和农用生产工具的大量缺失及大片耕地的荒芜;灾荒年间地价的大跌和粮价的暴涨,又使农村生产关系和灾民生存条件进一步恶化。各方面因素共同对灾区农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产生严重障碍。其三,中国以初级产品为主的出口商品结构决定了,大灾荒发生,必然导致出口贸易额急遽下降。与此同时,作为进口商品主要消费者的广大民众,因受自然灾害打击而购买力锐减,也会导致商品进口额的大幅降低,从而使整个贸易状况陷入萧条。然而,粮食进口却是例外。光绪年间中国成为粮食进口大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它是自然条件以及国内外经济、政治诸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不能否认西方列强入侵导致商品性农业畸形发展的影响;也不能否认国际粮商对中国的粮食倾销活动的影响;更不能忽视生齿日繁的压力。但是,如果完全否认自然灾害的影响而一味地强调上述因素,也有失偏颇。因为,光绪年间大规模自然灾害频频发生,且每一次都引起了粮食的大量进口,如果对此忽略不计,是很难说得通的。 关于光绪朝自然灾害与社会冲突。光绪年间,尽管朝廷和各地方大员对灾荒引发社会冲突事宜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然而,由于救灾不力,因灾引发的社会冲突持续不断。这些因灾引发的社会冲突事件可以大体概括为:因水利纠纷引发的社会冲突;灾民请愿求赈的和平斗争;灾民抢米索食的原始性斗争;灾民为保卫合法劳动果实而掀起的抗捐、抗税、抗粮斗争;因灾引发的反洋教斗争;由灾害引起的“匪患”;会党及革命党人利用灾民起事等七种类型。这些由灾害引发的各种类型的社会冲突,互相交织,此伏彼起,连绵不断,自内而外,严重动摇着清王朝的统治,加快了清王朝覆灭的速度。 面对不断爆发的大灾奇荒,对光绪朝社会具有重要影响的清流派、洋务派、戊戌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等政治派别均从民生角度给予了较多的关注。但由于所处时代特征的差异和各自立场的不同,他们的灾荒观中既存在共性,又各具特色。其中,清流派的灾荒思想具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修补式”特点;洋务派的灾荒观则具有明显的“师夷”特色;戊戌维新派的灾荒观表现出了较为清晰的“维新”特征;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灾荒观则表现出“标本兼治”的革命特色。当然,他们的灾荒观中或多或少都强调了“天象示警”问题,说明他们从某种程度上还没有脱出“天象示警”的传统灾荒观的藩篱,反映了其在灾荒问题认识上的局限性。
先秦旱灾概论
作者: 刘继刚    日期:2016-12-05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旱灾 先秦 
描述:
元代地震灾害及赈灾体系述评
作者: 李彦鑫  日期:2007-04-16 来源 :吉林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缺陷 赈灾体系 元代 原因 地震灾害 赈灾权限 
描述:元代(1271-1368)统治中国近百年,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却不止百次,几乎年年有灾,年年多灾。地震是其中比较典型的自然灾害之一,虽然此时人们已经认识到地震有其自身原因,但具体原因是什么,并不是很清楚。因此当地震突然频繁发生的时候,元代从上至下,以往朝代积累起来的对地震灾害的认识逐渐被取代,开始动摇了已有的对地震的认识,又回到了地震乃是人们行为不当,阴阳失和所致的观念上。 元代地震频繁,其灾害主要发生在今天的河北、山西、陕西、云南、甘肃等省,对百姓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威胁,甚至对地区农业经济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滋生了起义与暴动等一些社会问题。 对于地震等自然灾害,元朝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移民就粟、平籴、减免租税和徭役等,但能行之有效的措施却是微乎其微的。元代所采取的赈灾措施与以往朝代没有太大的差别。其体察灾情的申检体覆制,存在很大缺陷,致使赈灾效果大打折扣。民间非官方赈灾应运而生,许多有识之士纷纷慷慨解囊。 作者认为元代赈灾体系存在很大缺陷,即赈灾过程中阶级和民族不平等、消极赈灾大于积极赈灾、用以赈济的钱钞较少,官员素质低赈灾效果差等,并分析了内在原因,希望对于研究元代历史以及后来的明清两代的赈灾体系的变化有一些帮助。
< 1 2 3 ... 5 6 7 8
Rss订阅